“家门口的路怎么挖开了?”“这施工要持续到何时?”近日,张家口主城区多条道路同时开挖施工,引发市民广泛关注。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建国路、古宏大街、朝阳西大街等主干道均被蓝色围挡包围,施工车辆往来穿梭。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道路施工给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但更担心施工噪音、扬尘会影响正常生活。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走进施工现场,对话市城管执法局以及桥东、桥西、经开三个区市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您带来最新、最全的施工情况解答。
答:今年我市全方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主城区对供水、雨水、污水、燃气、供热、供电、通信等地下管网实施改造工程建设,涉及挖掘道路51条,其中对建国路、胜利路、东兴街、工业东街、建设东街、红旗楼南街、胜建街、铁道东路、茶坊街9条道路实施大修工程。最重要的包含:桥东五一大街、东安大街、林园路、铁道东路等22条,桥西区长青路、西坝岗路、西苑北路、古宏大街等21条,经开区朝阳西大街、长城大街、干休所路等8条。
为保障市民交通出行,严格按照交警部门交通组织方案,采取分批次、分路段实施方式,精心组织,压缩工期,最大限度减少道路挖掘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目前正在施工道路包括建国路、胜利路、长青路、古宏大街、西苑路、朝阳西大街6条道路,下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进一步压缩工期,集中施工时间控制在5月至10月。
此次主城区道路开挖施工,主要是未解决地下管网老化带来的安全风险隐患和民生问题。随着城市持续发展,主城区部分地下管网老化破损问题日渐突出,燃气管道存在局部锈蚀穿孔风险,供水管道漏损率居高不下,供电线路因负荷过载频繁发生故障,已不足以满足城市发展和民生需求。特别是燃气、供水等老旧管网已超出使用年数的限制,腐蚀程度严重,改造工作迫在眉睫。通过这次全面更新改造,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用水、用气、用电安全,同时为张家口城市清洁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避免道路反复开挖,市城管执法局多次召开协调会议,组织供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管线单位做整体调度,要求各单位尽可能采取“同槽施工”方式,将各类管线改造工程同步推进。在具备条件的路段,推行多类管线同沟铺设;对确实无法同沟施工的,则合理的安排工期顺序。各管线单位积极做出响应,按照统一规划随道路施工同步进行管线改造。同时,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五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三年内,不得开挖建设地下管线(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或民生工程除外),从制度上杜绝“马路拉链”现象。
针对道路挖掘机械施工产生的噪声扰民问题,部分路段改用人工开挖替代机械作业,从源头降低噪音;严格限制夜间施工,22点后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大型机械,确需连续作业的,采用小型机械等措施控制施工噪声,合理规划机械作业时段与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为确保施工有序推进并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市政部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各实施工程单位均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采取分段、分批、错峰等施工方式,严控施工占道面积和时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道路特点采取差异化措施:对车流量大的主干道严格避开早晚高峰作业;在交通枢纽及商业区周边优先选择周末、节假日施工;对必须全封闭的路段采取夜间施工、白天恢复通行的方式;横跨道路部分严控在夜间作业。同时,各实施工程单位积极与交警部门协同配合,合理设置施工围挡和交通警示标志,安排专人引导社区居民安全出行,在条件允许路段设置临时通道,确保市民出行需求与施工进度得到最佳平衡,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为有效控制施工扬尘,各实施工程单位对施工场地内所有土方和散料均采用防尘网严密苫盖,并配置专业水雾喷淋系统持续降尘;土方作业时同步使用雾炮机进行抑尘处理,铣刨作业时配备随车雾炮车实时降尘;所有易扬尘物料均采取封闭式运输,渣土运输车辆严格做到不超载、全覆盖,确保运输途中不遗撒;工地出口设置专人负责清扫保洁,并配备两台洒水车定时进行洒水作业;施工暂停期间及时用防尘网覆盖作业面,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扬尘对旁边的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针对施工对沿街商户经营造成的影响,市政部门首先,根据不同路段的真实的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和进度,尽量缩短工期;其次,在施工区域预留商户专用出入口,确保顾客能够正常进出;同时,各施工队都在抓紧作业,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竣工通车,最大限度减少对商户经营的影响。
近日,走在张家口正在施工的街巷中,蓝色围挡内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场涉及45条道路的“城市手术”,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必经的“阵痛期”。
城市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要一直新陈代谢。那些埋藏在地下数十年的管网,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城市运转的重任。然而岁月流逝,这些“血管”已经不堪重负。锈蚀的燃气管、漏损的水管、超负荷的电路……都在提醒我们:“城市更新”刻不容缓。
施工带来的不便显而易见,绕行的脚步、拥堵的车流、商户的叹息......这些都是城市成长必须付出的“短期”代价。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正真看到城管、市政部门在努力平衡“建设”与“民生”的关系,严格审批、同槽同沟、错峰施工、降噪防尘……每一项措施背后都是对市民生活的负责。
“城市更新”的意义,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更在于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今天的“阵痛”,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质量。当崭新的管网在地下延伸,当安全的燃气、清洁的自来水、稳定的电力进入千家万户,今天的付出终将获得回报。
“城市更新”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变革。它需要建设者的智慧,更需要市民的理解与支持。让我们以包容的心态看待这段“阵痛期”,因为每一处施工围挡的背后,都在孕育着一个更安全、更宜居的张家口。(记者 王松)